CELL: 量子点单分子成像助力CRISPR机制研究
量子点(Quantum dots)做为无机合成的纳米材料,具有超越传统荧光染料的独特光学性质,比如荧光亮度高、无需避光、不会淬灭,是新一代的优质荧光探针。
单分子成像(single-molecule
imaging)技术中,将荧光探针用于单分子标记,要求荧光亮度高以满足灵敏度和分辨率的需求,同时要求观察时程长、不易淬灭、长时间激发耐光漂白。对于上述要求,量子点具有不可替代的光学优势。
图1 DNA
curtain模式图
图中并行排列的部分为DNA,锚着于固相基质。
DNA curtain(DNA幕帘)(图1)是用于分析DNA与蛋白质体外相互作用的技术。该技术中,DNA序列锚着于固相基质,同时以量子点对蛋白质分子进行荧光标记,即可实时对DNA与蛋白质的结合及作用模式进行动态观察与分析。
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
A. Doudna教授和哥伦比亚大学的Eric
C. Greene教授,于2015年11月在生物医学顶级杂志《CELL》,发表题为“大肠杆菌CRISPR-Cas系统对外源DNA的监测与处理”的研究论文。该课题基于DNA
curtain技术,将DNA序列锚着于固相基质,同时利用量子点标记的Flag抗体将Cascade进行荧光标记(图2),通过对绿色的DNA及洋红色的Cascade进行实时的动态观察,从而分析二者的相互作用模式,有助于阐明细菌CRISPR系统对外源DNA的作用机制。
图2 E. coli Cascade靶向结合模式
A. 宽场全内反式荧光显微镜(TIRF)成像显示量子点标记的Cascade(洋红色)结合于DNA(绿色)λ1序列。
B. TIRF成像显示Cascade结合于DNA的λ3序列。
C. E. coli Cascade通过crRNA靶向于不同结合位点的模式图。
文献来源:Redding S, Sternberg SH, Marshall M, Gibb B, Bhat P, Guegler CK,
Wiedenheft B, Doudna JA, Greene EC. Surveillance and Processing of Foreign DNA by
the Escherichia coli CRISPR-Cas System. Cell 2015;163(4):854-65.